分卷阅读23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动了华尔街的很多人。因为1835年华尔街发?生过一场空前火灾,几乎是把整条街变为废墟。

柏树街与华尔街只有五分钟路程,距离非常近。很多人生怕火情重现,快速启动消防灭火。索性?没有让火势扩大,但是已经拯救不了起火点的房子。

大火过后,开展搜查。

好消息是柏树街66号内没有发?现人类尸骸,推测起火时楼内无人。

却也牵扯出一件怪事?。

人们发?现屋主是一位死了四年的牧师,但近四年也没人继承房产,去变更房屋登记信息。

附近的商户表示不曾看到这栋房子有人员出入。

进一步勘察火灾现场,发?现柏树街66号有一条地道,地道出口?在一百米外的废弃下水道口?。

究竟是什么人要从密道进出柏树街66号?

那?成为纽约最?新的都市传闻。

都市传闻的热度总会褪去。

哪怕游乐园杀手的落网据传与雌雄双煞有关,但半个月过去,伦敦人不再密切关注。

莫伦也继续日常生活。

十一月底,她收到了一封研讨会邀请函,讨论英国推行火葬的利与弊。

十九世纪之前,欧洲缺乏推广火葬的硬件设备,直到本世纪制作了专为葬礼使用?的柴堆燃料。

三年前,也就是1870年,先由德国造出了火化?尸体的专用?火炉。意大利随后建造了更多样式的火化?炉。

今年,维也纳交易所发?生了严重股灾,但是维也纳世博会照常从五月举办到了十一月。

展览会上,布鲁内蒂教授展出了他研制的火化?仪器模型及其烧出的骨灰。

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与关注。推行火葬,也成了英国社会的新议题。

12月6日,周六的下午一点~四点,火葬相关研讨会在伦敦大学进行。

去年,伦敦开了一家私人火葬场,店主卡恩斯也来参加会议。

16:14,研讨会散场。

莫伦走出校门,找一辆公共马车搭乘回?家。

正准备上车,忽然觉得背后有异样,是一种被人注视的感觉。

转身,却没看到谁在看她。

又在马路旁张望一番,仍旧没有看到可疑人士。

莫伦眨了眨眼,难道是自己神经敏感?

她坐上了马车,这次没有再察觉异样。

*

校门对街。

距离巷口?一百米的暗巷内。

两个男人停下狂奔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戴尔缓了好一会,终于能开口?。“差一点就被发?现了。”

坎农也轻轻拍着胸口?,“那?个女人好敏锐的目光,还好我们跑得快。”

戴尔:“幸好,我们的目标不是那?个陌生女人,而?是卡恩斯的钥匙。”

坎农也很庆幸,还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上帝保佑,但愿卡恩斯不敏锐。”

说到这里,两人面面相觑。

他们又不偷陌生女人的东西,为什么要逃?

戴尔才不承认是做贼心虚被吓到了。

坎农猛地一拍脑袋,“快回?去,继续盯梢,千万别错过了卡恩斯的行踪。”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