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下雨天,用这个胶做鞋底,也有一番好处。
要说起来,出门的马车能被改造得那么舒适,也少不了这橡胶的用处,不过因为这橡胶的产量还很稀少,价格十分昂贵,不是大富大贵之家还用不上这般的稀罕物,迎春本来也是买不起的,要等一些年,等那些蜂涌去南边圈地种橡胶树的贵人们种的橡胶可以产出了,她家才能用得起,但她和林家有亲,林家给她送了一份,所以他们家早早就用上了。
除此之外,在京城中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全了,不管是天南还是海北,都能在京城见到,有些东西的价格也越来越实惠了,至于原因,迎春想了想,主要还是路况改善了以后周边更多百姓愿意费工夫、费时间把东西送到京城来售卖了,成本减少了,售价也随之降低。
就拿迎春自己来说,她的嫁妆里有个小庄子,距离京城有点远,以前为了方便,都是就近卖出去,但如今拉到京城来费不了多大功夫,还能多卖点银子,那自然就要走这一趟了。
就近的是这样,更远的人就是各地的商队了,他们来往京城的频率都高了许多,尤其最近打通了一条往西方蔓延的水泥路之后,京城中胡商越发常见了。
而迎春和黛玉闲聊的时候听她说,以后京城会有越来越多南边的、海外的稀罕物,因为这几年造船的数量年年都在增长,供不应求。
这些船有的是官府的,有的是海商的。
不管它们的所有者是谁,都少不了要把东西送一些到京城来。
现在有实力的人家多多少少都在出海方面掺和了一脚,就连她嫁的陈家也是,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独立组建商队,就和别人一起合伙入股。
他们家的本钱比较少,所以出海的路线选择的也比较稳妥,就在南边就近的岛屿上往返做生意,把南边海岸、海岛上的好东西回来,因着这个缘故,迎春现在手里攒了不少好木料,就是备着给孩子打家具、打嫁妆用的。
从海外大批量往回运的,不单单有木材、香料等,还有白银,说是在海外发现了银矿,为此还出动了水军“小打小闹”了几场,才顺利拿下。
不得不说,这些银矿加快了大家积极参与到出海这一个有风险的投资的步伐,谁能对白花花的银子有抵抗力?
再是不屑提起铜臭味的文人,也是口是心非的。
陈家家资普通,投的少,荣国府那边投的多,荣国府的底子到底还是厚的,回报也十分喜人。
不,早就不能说荣国府了,老太太去了以后就是将军府了,只是迎春时不时还是会把荣国府几字脱口而出。
将军府主要做的是布料生意。
贾家的根基在金陵,虽然金陵那边的族人被狠狠收拾过,元气大伤,却还是金陵的大族,而江南特产少不得要说到丝绸布料。
现在布的价格年年下跌,而这些布料之所以卖不上价格,是因为她表哥组建的格物院里改造出来的织布机,这改进后的织布机效率骤然提升,自那之后,普通的棉布等价格就开始下跌,这一下跌,虽然说一开始是减少了一些以此为生的百姓的收入,但效率提上去后,量上来了,还能出口海外,他们的收入也上来了,普通老百姓的穿着条件也得以改善。
不知道后世会如何评价她这个表哥?
迎春想,以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