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字”的印象不断加深的过程,写也是,心随着文字的形而流动,书法书道藏于其中。

如果……你相信那些“字”源于非凡,内涵无限神圣,那么,字就可能向你揭露祂的神秘。

人类的阅读行为即使放在现代都充满着不可解的谜团,保留一点神秘的思维倒也无伤大雅。

还记得之前说到的“象”思维吗,这是不是又是寻“象”的思维?是的,读写时,可能都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读着读着,又觉得自己似懂非懂,那是因为字的象进入了人的思想。

读的越多,脑中的象也就越多。读的越久,脑中的象也就越深。

小象们沉淀、不断沉淀,然后逐渐汇聚,终将形成一个大象,读到这里时,也就读到了它的一个理解层次,那个大象还只是浅层次的大象,大象之中,还有大象,阅读层次不断加深。

这是种花文明相对独有的一个阅读现象。

而这个现象,直接就体现在了《黄帝内经》本身。

虽然众所周知,《黄帝内经》作者不详,具体成书年代不好考据,但基本上可以认定的一个事实是,《黄帝内经》是跨越好几代,集体编撰而成的书。

也就是说,它有很多作者,很多曾经是它的读者的人,成为了它的作者,继续将它创作。

这些读者们看到的“真理”也各不相同,读取的大象层次不一,捕捉到的概念也就不一。他们脑中的大象合在一起,组成了集体编撰的《黄帝内经》。

所以,常人读不通《黄帝内经》并不奇怪,它本身就是多人的阅读成果,体现了不同层次的看法,这些层次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说法不一。

不过,如果对古籍只是兴趣而已,大可不必难为自己,看一些注疏本其实也就够了。

但常人的阅读经常是还未到这里就停止了。

因为什么?因为不信,不信古人所描绘的事物,不信古人所相信的事物。

这才是真正的门槛。

这并不是说生活中一定要相信这些知识,而是至少读的时候,要带入《黄帝内经》编撰者们的世界观。他们带着究极真理的态度,而我们带着质疑他们的态度,又怎么可能读懂呢。

五脏六腑五根六识等,经常被认为是各种物象的附会,但是要知道,这世上只有一个文明会这么解释人体,只有一个文明能将人体“附会”到如此地步。

如果人们看神话或神异书籍,脑子首先想的是否定,否定完了就什么都没了,后面还能有什么。

跨越这个门槛,进入古人的世界,再进入文字之中,进入象的世界,完成这几步,才是真正走到了古人面前。

在这方面,异界朋友们与其说灵感强、阅读能力强,还不如说,他们没有太多思维限制,因此容易接受,容易相信。

而邢远的翻译策略也正基于以上这些想法。

是,《黄帝内经》是不同层次的人体知识,那么,自己应该怎么翻译呢。

答案是挖出最大的象。

《黄帝内经》最大的象是什么?

是人(人体)。

邢远翻译了第一章 “天”,第二章“地”,第三第四章“人”,天地分别是人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第四章 是一体的,无所谓区分,他在第三章特别强调了天地人合一这点,然后在第四章特别强调了人之内的人本身,侧重点不同,或者说,第三章是一个过渡,第四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帝内经》。

也就是说,他的翻译说简单非常简单,仅仅是展现了三个大象以及一个思路而已。

但事实上已经展露够了,有了这三个大象,剩下的知识会自动演化,具象到生活,具象到具体的人体情况。

因为,《黄帝内经》的知识并不在文字里,而是在人体里。

所有生灵,只要拥有人体,只要知道“思路”,理论上,就能推理出一个完整的《黄帝内经》,比目前的《黄帝内经》更完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