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土地收复了,整个国土响彻欢庆和喜悦。
然而,在礼炮和焰火声中,这个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望着空空的裤管。
老人把汤锅端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年轻人看了眼父亲。
“回来了,还活着,”老人说,“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守在屏幕前面看名单了。隔壁家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了,另一个失踪两个月了,说是成了俘虏,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听说克尼亚会把受伤的战俘送进毒气室……”
也许是错觉,电灯的光暗了下去。
“家里困难吗?”钟长诀问,“我记得军队里有补贴,也给退伍士兵找工作。”
“嗯,”老人说,“之前安排他学自动车维修,他学的很快,拿到证了就去一家维修店工作,我觉得很好。”
老人的话到这里戛然而止。年轻人还是回到了村庄,说明工作并没有解决问题。难道是新教的教义阻止他工作?也不像,连老人都在生活的阻力前让步了,接受儿子在城市里生存,何况是他们这些被现代武器摧毁的年轻人。
新教再古板,终究还是遵循人性的。
空气静默得可怕,过了一会儿,年轻人开口说:“我待不下去,辞职了。”
钟长诀皱起眉。难道店主歧视残疾人?这些可是为国奋战的英雄。
年轻人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摇了摇头。
不是店主,是自己的问题。
每次有客人到店,他都需要从轮椅上撑起身子,费力地检查车内零件,如果需要替换,他还得回到柜台,再费力地取出备件。如果不巧,备件放在高处,或者放在够不到的地方,顾客就会看到类似取被褥的一幕。
逐渐地,客人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萧条。
“他们觉得你动作慢?”钟长诀问。
年轻人摇了摇头。不是,看着他艰难的动作,看着他拼尽全力加快速度,为他们服务,他们觉得太难受,太残忍了。
于是,他们面带微笑地道谢,毫不在意他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但是,他们下次不会再来。不是嫌弃,只是不想再看一遍那样痛苦的情景。
营收额开始下滑,与同街的其他店铺比起来,他们这里萧条冷清。
店主让他安心工作,但他拒绝了。
他回到这个村庄,远离那些怜悯、体恤、关照,远离那些不介意自己成为累赘的人群。
这样也好,他和父亲分别那么久了,现在应该陪在家人身边。
吃完,年轻人去洗碗了。干不了重活,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维修工作,还是能做的。
钟长诀沉默着,走到自己今晚的卧榻旁。即使是与世隔绝的巴良人村落,也没有逃过炮火的侵袭。这些老人甚至养成了习惯,到晚上就打开新闻,看看战火又烧到了哪里,看看孩子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新闻里,钟长诀仍然在安定前线,并没有他失踪的消息。
法拉顿矿区驻军人数仍在增加,大概是克尼亚有什么动向。
老人看着,叹了口气:“又要打了。”
新闻播报结束,老人就向钟长诀道晚安,离开了客厅。村庄没什么夜生活,他习惯早睡,明天还有繁重的体力活等着。
临走时,老人并没有关掉屏幕,似乎是想留给客人看。
客厅只剩下屏幕里的声音,钟长诀望着前方,光影在他脸上变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