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长安还是从沈初信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听说安禄山给长安城中不少?人都送了许多珍贵的财物,沈初在信中告诉李长安,虽然?她没有在长安城可作为颇受帝王宠爱的小公主,安禄山也给李长安备了一份礼。

沈初来信是问李长安是将这一份礼收下还是退回去。他的意思?是最好退回去,可又不能确定李长安是不是想利用这件事做些什么,于是就写信过来问一问李长安。

李长安当然?是选择退回去了,和李林甫不一样?,李林甫没等到?安史之?乱就死了,所以在利益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李长安还可以和李林甫维持表面和平。

可对?于安禄山和杨国忠这样?的敌人,必须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和他们不对?付。

要是她真收了安禄山的礼,那日后安史之?乱一爆发,岂不是别人就会议论“寿安公主前几年还收了安禄山的贿赂了”,到?时候她还怎么大张旗鼓收拢安禄山的反对?派。

李长安写信告诉沈初不但要把安禄山的礼给他扔出去,还要上奏安禄山贿赂朝臣,总之?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和安禄山划清界限。

不过有人比李长安和沈初的行动更快,张九龄现在还活着呢。

张九龄早就看?安禄山不顺眼,要不是李隆基护着安禄山,几年前张九龄还当宰相的时候就按照军法杀了安禄山了。

哪怕现在张九龄已经不是宰相了,可他对?安禄山的仇恨一点都没有减少?。张九龄坚定不移的认为,安禄山日后会霍乱大唐。

刚一收到?安禄山升官的消息,张九龄就义愤填膺地写了一大篇洋洋洒洒的奏章送到?了朝中。

但凡是史书上记载的奸臣,张九龄都把安禄山跟他们画上了等号,就差直接当面指着安禄山的鼻子骂他了。没有指着安禄山的鼻子骂也只是因为张九龄目前见不到?安禄山,而不是张九龄不敢指着他鼻子骂。

张九龄的文采何其好,一封奏折愣是让他写出了慷慨悲愤的感觉,李隆基看?着张九龄的奏折,心里一边赞叹着张九龄的文采一边发愁。

一个?是自己如今的宠臣,说话好听还每回入朝都给他送珍奇物件孝顺他。一个?是自己心里暗中觉得对?不起的白月光,说话不好听,但是的确是打心眼里为了自己好。

李隆基看?着张九龄要求降职安禄山的奏折,只能一边在心里感慨帝王难做,一边把奏折往炭盆里一扔当作看?不见了。

或者说,李隆基对?于自己的臣子们之?间?互相敌视其实乐见其成。

平衡朝堂,臣子之?间?有矛盾冲突,他才能利用这些矛盾冲突去平衡朝堂,要是臣子之?间?和和睦睦,那才会让他这个?帝王感到?恐惧。

今年的大唐天气?格外寒冷。

才九月,就洋洋洒洒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小雪。

甚至连洛阳都下了一场小雪,只是洛阳的这场雪并不大,还没有落到?地面便被?砖窑中升腾的热气?融化成了雨滴。

砖窑附近的几条路都已经变成了黑色,伊川县内靠近龙门石窟的地方有一座煤矿,名为龙门煤矿,李长安花钱从伊川县县衙中买下了这座煤矿,每天都有大量的煤炭从煤矿中被?运到?砖窑里,掉落的碎屑将这一段路都染成了黑色。

看?到?下雪,有许多孩子都在大街上十分?新奇地跑来跑去,尖笑?着打闹,觉得下雪很新奇。

大唐的气?候温暖,洛阳很少?下雪,要好几年才会下一场小雪,在很多孩子的记忆中还没有见过雪。

大人们高兴则是因为瑞雪兆丰年,洪水后他们补种了冬小麦,今年下雪明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好年份。

这个?时候,还没有人能想到?这一场雪只是往后一个?多月里许多场雪的前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