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全市第一,高中跳级还得到保送名额。A大附属中学邀请人家,因为人家是名誉毕业生啊~~~】
【易景臣19岁就代表我国,参加国际记者会议,采访过很多大人物。你们根本不了解全貌,就断章取义批判他】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第一次听到他的言论,其实恨不能接受,仔细想想又觉得没错。家长想让孩子考个好大学,难道没有一点点想炫耀的私心吗】
【就算再怎么有理,也不该说这种粗鄙之语!】
相较于成年人群体的两级分化,学生群体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易景臣。
有些小同学,甚至把‘考个好大学,装B一辈子’当做个性签名,激励自己把书读烂。
尤其是许多临近高考,身心俱疲失去动力的孩子,还会用这句话互相勉励。
对于学生们的状态变化,老师是感受最明显的。
有些老师注意到,最近班里同学自觉性很强,还特意拍了个小视频,发到校园公众号,没想到意外走红,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
视频中,负责带高二学生的老师走进教室。
课间休息时间,穿着蓝白校服的同学们,一小半在外面透气,另外一大半呆在教室里。
有些学生在补觉,有些在抓紧时间做题。
他们班是非重点班,纪律和自觉性问题,一直很让老师头疼。
老师走到一个正在做卷子的同学桌前,她和同桌正在讨论一道难题。
“哪里不会?让我看看。”老师走过去,给她们讲清楚解题思路,发现女同学桌边厚厚的书山,用T型架子撑着,架子侧面贴着A4纸,上面用红色记号笔写着易景臣的‘名言’。
‘考个好大学,装B一辈子!’
注意到老师的视线,女生不好意思地挡了下,用另外一本书盖住。
最近两天,‘学习为了装B’的炸裂发言传遍各大学校。
有的老师气得鼻子都歪了,认为这番话三观不正,谁提了就要被狠狠斥责。
十几岁正是叛逆的年龄,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
即使老师不允许,依然有同学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
女同学的老师,注意到那张纸,却没有生气。
她笑笑,和蔼地问,“你赞同学习是为了……撑面子吗?”
‘装B’毕竟太粗鄙了,老师换了个文雅的说法。
“……不、不完全是吧。”女生回答,见老师没有生气,才继续说,“我知道,学习为了有* 更好的前途,有光明未来,从小到大父母也这么教育我。可是同样的话听太多了,我真的提不起劲儿。”
“嗯嗯。”同桌接过话,继续说,“我小时候学过芭蕾,学过钢琴,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我天赋一般,学不出什么名堂,即使坚持下来也不可能作为事业,后来就慢慢放弃了。”
同桌话锋一转,激动地说,“但是,你如果告诉我,会弹琴以后可以装B,校联欢会大家都求着你表演,我高低也得多学两年!”
“对!”女同学用力点头,“每次看到那些联欢会表演古筝的,我都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多学一点。不需要多,人前能显摆两手,让他们佩服就够了!”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虚荣心和自尊感膨胀的阶段。
告诉他们‘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他们或许没有具体的认知。
然而,跟他们说考个好大学,就像男生180会打篮球那样,可以随时随地显摆,偏偏旁人还无法反驳,因为学历是实打实的。
大家想了想,结合人类普遍会有的学历崇拜,觉得很有道理。
拍视频的老师,询问几个一反常态,开始纠错背知识点的男生,得到更加粗暴的回应。
“老师,我们都想好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