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熟悉了,所以看得飞快。
这本宋泊简早就看过台本,拿到茶经后也只是翻了两页就放在一边。一转头看到旁边巫澄低头看书,眼睛迅速扫过这一页,就翻过去接着扫。
相比于以往看书慢吞吞的样子,现在的速度快得不正常。
宋泊简把自己的那本拿起来,翻到后面,摊开放在巫澄面前,告诉他:“后面是简体版本,还有翻译。”
巫澄愣了一下,顺着宋泊简手上的书,看向第一句话。
两秒后,他把手上看到第四页的书翻回第一页,一个字一个字比对。
看到熟悉字样的激动在此刻转而另一种惊喜。
巫澄面上不显,默默放慢阅读速度,一句一句的看,看完前面的繁体版本,就看后面的简体版本。既是阅读,又是把千年后的字和自己认识的字对上。
看完一遍再返回去接着看,认真记住每一个字。
认字对他来说并不难,字形变化不算大,看上去还算有规矩。
巫澄看着看着,忍不住想知道,现在这些字该怎么念。
相比于认字,他现在最大的困扰还是说话。有些字认识,但还没有对上读音。再没有百分百确认前,他不敢轻易开口暴露自己的特别。
夜渐渐深了,宋泊简洗漱出来,发现他还在对比着看书,眼里几分疑惑。
他坐过去,在巫澄的目光下拿起自己的那本书,问:“不认识吗?”
巫澄认识,但不知道怎么告诉宋泊简,自己是认识千年前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映着才认识现在的文字。
短暂的沉默间隙,宋泊简就放弃追问,把书翻到第一页,一字一句朗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声音冷冽,带着几分沙哑,传到巫澄耳朵里,细细的挠着他的耳廓。
巫澄瞪大眼,先是愣住,又在意识到宋泊简是在朗读之后,迅速翻到第一页。
看到他的动静,宋泊简又重新读:“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依旧是凛冽声音,却不冷,带着无尽暖意,字正腔圆尾音平缓,低低哑哑的在空气里回荡。好像夏末的雨,伴着凉风,来得恰到好处。
巫澄记住这个声音,低声跟着他读。
宋泊简放慢语速,接着读:“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明明是宋泊简的声音,巫澄却觉得自己的嗓子也哑了似的,忍不住清嗓,再小声跟读,把每一个字和读音都对上:“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这是第一句,宋泊简简单翻译:“嘉是优良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茶是南方优良的树木,长得有一尺二尺那么高,甚至能长到数十尺那么高。”
其实看到这句话时,意思就自动出现在巫澄心里,根本不需要特地翻译,他了解这些就好像了解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但听到宋泊简这么详细翻译过来,他还是低声重复一遍,又忍不住看宋泊简。
七千字的《茶经》,这么一句一句读下去,又是一个小时过去。
宋泊简把书合上放到一边,看巫澄又翻回第一页无声默读,伸手放在书上。
字被挡住,巫澄抬头看过去。
宋泊简把他的书也收起来,对上巫澄疑惑的眼眸,无奈:“先睡觉。”
洗漱完躺在床上,甚至闭上眼睛陷入混沌,脑海里都是那些字和那个清冽声音。念到最后声音更低,沉沉的好像大雪落地。这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