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你这么喜欢历史,今天就给你找个历史家教。”

闻霄问了下系统,之后出的题是不是都和历史有关。

系统的答复是肯定的。

“好,我要好好学历史。”

“行,别给我学几天就撂挑子不干就行。”

“那我们有多少个朝代?”

“不是说了让你自己查吗?”

“嘿嘿,我就是提醒你,爸爸,你也要好好学历史。”

闻霄说完就朝门外跑去,“我去锻炼啦——!”

闻父攥起要打人的拳头终究只能打到空气身上。

——

网上查清楚朝代后,闻霄花了会儿功夫把它背过——以防万一,他背的是复杂版的。

比如‘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背的是后面更具体的。

顺利答题通过后,闻霄又站在闯关的最开始——那条街道上。

老师没有刷新,是记得第一次失败的那个。

“第二次考核开始,出发!”

“噢——!”

闻霄很配合、也是为了鼓舞士气,大声附和一句。

下一秒,四下无人的街道突然冒出密密麻麻的士兵。

第二次考核失败。

【红薯是由谁带回中国的?】

这是什么问题?

闻霄茫然。

闻霄疑惑。

什么叫带回国,红薯难道不是长在土里的?

带着无解的困惑,闻霄在搜索栏打下了答题题目,点击搜索。

一段发生在过去,造福了无数人的故事就此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明朝时期,名为陈振龙的商人到吕宋岛经商,见当地种有红薯,耐旱易活、生熟皆可食用,便将红薯的藤缠入船只的吸水绳里,躲过西班牙政府的搜查,冒险带回国内。

如今,红薯已经成了百姓餐桌上寻常可见的食物,且围绕这一食物,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美食。

闻霄双眼明亮,盯着屏幕上小小一段的故事,浏览不过几分钟,却能让人感觉到无数沉甸甸的东西。

他的胸口中似有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想要汲取更多的知识来填补突然出现的旺盛好奇心。

好在从今天开始,历史家教就会过来,每天给他上一个小时的历史课。

让闻霄惊讶的是,到家里拜访的历史家教是个二十岁的年轻姐姐,还在上大学的那种。

他原本以为会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感觉年纪大的人才会懂更多历史。

老师听了他的想法,自信笑笑。

“那你来考考我吧,如果我答不上来,就给你换个老师好不好?”

闻霄想了想,把之前难到自己的两道题目告诉对方。

第一道朝代题,老师答得很快,就连闻霄继续提问其中的‘五胡十六国’也能对答如流。

第二道的时候,老师沉吟片刻,才说道:“红薯传入中国的途径稍微有些争议,至少是有三条可能性的。”

闻霄没查到过,“为什么,不是陈振龙先生传的吗?”

“其中一条是陈振龙传回国的,另外林怀兰、陈益也有相关的记载,我们基本会认为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

闻霄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在老师含笑的注视下,很快崩起表情,故作成熟的满意点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